欢迎访问河南省行政审批和政务信息管理局网站!

河南省人民政府

首页 > 要闻动态 > 市县动态

【打印】

【字体:

信阳市大力推进免证信阳建设 四电产生四效应

时间:2025-04-22 来源:河南省行政审批和政务信息管理局

  信阳持续加强“四电”应用支撑,大力推进电子证照、电子印章、电子签名、电子材料等“四电”在工程建设项目审批、不动产登记交易等领域的深度应用,通过“免申免证免签章”让群众办事“一路畅通”,推动免证信阳建设提升政务服务效能。

  一、推动上链新模式,实现全程“免证办”

  优化升级市电子证照库,打通与区块链平台的对接,将电子证照目录和用证、存证等关键信息上链,构建全流程可信、互通、共享、防篡改、可溯源的电子证照应用模式,为市县两级政务服务部门、企业群众提供便捷的电子证照生成、签发、预览、下载、加注、核验、追溯等应用支撑。完成省级下发141个电子证照模板制作,增加制作市级模板类型73个,生成不动产权属证书、不动产登记证明等电子证照340万个,公布商品房预售许可证、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等50类可用电子证照清单,梳理在政务服务平台上办件的免证可办事项527个,累计调用224万次。通过推进“区块链+电子证照”模式,办理不动产登记和公积金相关业务可直接通过“区块链”平台调用电子证照数据,目前已上链购房发票信息、身份证信息和婚姻登记信息等数据7类14万条,上链不动产登记证明和不动产权证电子证照170万条,不动产登记业务所需8项材料、公积金贷款业务所需6项主要材料全面减免,实现了“全程免证办、受理即发证”。

  二、明确CA新标准,实现全程“互认办”

  在实现全市范围内电子印章的统一申请、备案、变更、注销、签章的基础上,聚焦企业端及政府端电子签章不统一,企业办不同事需购买多家CA签章,办事成本高等“症结”,建设上线全市电子印章共享互认服务平台,实现多家CA跨区域、跨平台、跨系统互验互通,已申领Ukey证书和电子印章的企业无需重复申领,实现企业在政务服务、不动产登记交易、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等领域办事用章“全程互认、一锁通行”。已完成政府端业务部门1674枚印章电子化录入备案,为全市190余种电子材料提供电子印章服务,累计加盖电子印章次数超205万次,实现全程“互认办”。

  三、构建签名新体系,实现全程“屏上办”

  为推动需要手写签名环节的政务服务事项真正实现“网上办”“指尖办”,促进电子材料“随时随地随签”,建设部署电子签名系统,并与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不动产登记、公积金等系统对接,实现个人电子签名的申请、采集、生成、签署、验签、注销等功能在相关平台的应用。企业群众通过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办理“全程网办”的线上业务时,线上可通过“信服办”APP,对材料手写签名确认,无需再提交纸质签名材料或扫描件,线下办理房屋销售合同签订、不动产登记、公积金等高频事项时,只需通过窗口配置的手写签名板,在电子屏上签字,即可对材料进行签署确认。自2023年9月平台上线以来,已采集生成个人电子签名1.6万份,累计签署文件材料7万次,实现“当面签”向“屏上办”转变。

  四、建设材料新系统,实现全程“网上办”

  依托政务服务平台建设电子材料新系统,将电子材料分为“政府核发类材料”和“非政府核发类材料”两大类进行梳理、清洗、归类。同时,按照“材料数据摸底、材料梳理、材料质检、材料固化、材料匹配”实施流程,组织开展电子材料与政务服务事项标准化匹配梳理,实现办事材料“颗粒化、标准化、关系化”。申请人在网上申请或者通过大厅窗口办理业务时,可通过电子材料库自动匹配电子材料,也可选择复用电子材料,无需提供实体证照、材料或复印件。已完成信阳市工程建设项目联合审批系统内16个审批部门发放的24类证照文书规范化、格式化,实现了全流程政府核发文件自动生成电子材料。申请人在办事时可通过“信服办”APP对申报材料加盖电子印章或电子签名,审批结束后,由工改平台统一生成申报、审批结果电子材料并实现归集共享。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关闭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