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码智慧政务“郑州样本”
7月24日至25日,第十九届全国政务服务工作交流研讨会将在郑州召开。
让我们从2020年郑州启动以“一件事”为牵引的“一网通办、一次办成”政务服务改革入手,梳理一项项改革创新举措,一件件体现在“以人民为中心”的温暖实践,我们看到了蕴藏在郑州刀刃向内、锐意改革的魄力,涌动于数据赋能、创新驱动的基因。
标准化筑基
从“物理集中”到“化学融合”
步入郑州市政务服务中心,夏日骄阳下的喧嚣被一片清凉有序取代。
大厅内秩序井然,电子屏无声流转着办事序号,映照着办事群众专注的目光——手持文件袋的中年人、低声商量的年轻夫妇、认真盯着屏幕的老人……办事窗口前,工作人员神情专注,偶有市民面露疑惑,“郑好帮”的帮办代办人员便快步上前轻声解答。
这是郑州市政务服务中心的日常图景,更是郑州市民享受便捷服务的真实写照。
50个市级部门单位、2665项进驻事项……郑州市政务服务中心与15个区县级政务服务中心、193个乡镇便民服务中心、3998个村(社区)便民服务站,共同织就了一张覆盖全域、贯通四级的“政务服务网”。
郑州市政务服务中心办事大厅不仅实现了政务服务窗口的“物理集中”,而更深刻的变革则在于政务服务能力提升的“化学融合”。
郑州强化顶层设计,依托城市大脑基础底座,构建起集政务服务、公共服务和便民应用为一体的“四端协同”(政务服务中心、政务服务网、“郑好办”APP、自助终端)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实现市、县、乡、村四级3.3万余项事项受理、办理和电子监察全覆盖。
依托国家、省、市三级共享交换平台,对接国家、省级系统25个,打通市级系统76个,实现了线上线下业务无缝融合与跨区域、跨部门、跨层级高效协同,让数据有序流通,服务空间无限延伸,“线上一网”“线下一门”深度融合,为“高效办成一件事”奠定了坚实根基。
在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奋进征程中,郑州政务服务正奋力攀登,力求更好地服务人民、赋能发展。
“高效办成一件事”
“郑州效率”刷新政务服务速度
“政务服务不打烊”的常态化覆盖,让“高效办成一件事”成为提升行政效能的“金钥匙”,不断刷新着郑州政务服务速度与温度的纪录:
“一小时”诞生新企业:“从材料录入、审核到营业执照打印颁证,全程仅用时不到一小时。”北京市索阔国际贸易有限公司郑州分公司委托代理人的感谢信,见证了郑州高效服务的新标杆。
变“多头跑”为“一站办”:河南农商银行郑州中心支行近140家网点集中办理营业执照变更,这些网点面临对接多部门及核对各种材料的难题。郑州市政务服务中心商事登记分厅集中受理,提供一站式服务,变企业“逐个跑部门”为政府“内部协同办”,针对网点提供的基础材料中存在的问题,提供可行解决方案。通过高效协同,显著缩短办理时间,有效解决了企业奔波协调之苦,为银行改革和服务乡村振兴提供了有力支撑。
“帮办代办”化解企业燃眉之急:市民李先生急需领取法拍商铺不动产权证,郑州市政务服务大厅收集到群众诉求后,安排专门帮办代办工作人员全程帮办代办,跨部门联动,仅用半天时间完成从材料到位到问题排查、协调解决直至出证,解决了影响企业生产经营的难题。
优质高效的政务服务,核心在于“四减一优”(减材料、减环节、减时限、减跑动、优流程)的深度推进。“教育入学”“公积金提取”“快速核发居住证”等高频“一件事”集成服务,大幅提升了办事体验。仅“教育入学”一项,惠及超26万名新生,累计减少证明材料150余万份,减少群众跑动80余万次。
与此同时,创新成果竞相涌现:2024年,郑州市税务局“高效智能办税链”入选国务院办公厅“高效办成一件事”典型案例。据介绍,郑州聚焦民营企业发展关键要素,打造“全生命周期”税费服务链,推动重复任务“一站办”、分散业务“集成办”、复杂事项“智能办”。去年以来,全市非接触式涉税缴费比例高达94.9%,审批效率提升80%。
2024年6月,国家医保局将郑州建立的“医保无忧”疑难问题处理机制作为优秀案例,进行专题推介。在第五届(2024)全国政务服务软实力评选中,郑州市医保局“医保无忧”、中原区“我要开店”一件事,还分别获得“先锋奖”和“领航员奖”,为“郑州实践”再添亮色。
数据赋能
智慧与安全的“双轮驱动”
在数字经济时代,数据是核心战略资源。郑州不断筑牢数字政府底座,在安全前提下持续释放数据价值。
基于“城市大脑”打造的“四端协同”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是智慧政务服务的核心载体。
“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目前“郑好办”APP累计上线服务事项3042项,办理量超1189万件,查询量达7515万人次,成功实现从“能办”向“好办”“易办”转变。郑州全市16个政务服务中心和8个专业分厅的11882项事项接入统一预约平台,累计预约超221万次,斩断了“黄牛”、黑中介垄断热点事项号源的链条,群众“约不上、办不成”的难题得到有效解决。
人工智能浪潮下,郑州政务服务积极拥抱变革,政务服务“数字人”、智能辅助审批等大模型应用,正成为智慧服务的新亮点。例如,郑东新区在市场监管领域应用的“数字员工”,通过融合计算机视觉(CV)和AI大模型技术,实现了对食药监第二类医疗器械备案等所需材料的智能感知、精准识别与自动核验,将审批时间压缩至1个工作日以内。在郑东新区,目前智能“数字员工”已全面覆盖税务、医保、市场监管等领域主要审批场景,截至2025年7月,已累计处理税务审批业务750660笔,完成税务业务质检498420笔,处理医保报销24535项,处理特种装备许可审批业务4820条、86560项,处理食药监业务764条、21021项,单个业务的审核时间大幅缩短,整体审批效率大幅提升。
郑州还将在数据互信互认互用基础上,年内实现400项以上事项“无感审批”,让便捷服务“润物无声”。智慧发展,安全为基。郑州围绕“安全可控、精准防护、智能协同”目标,着力构建“技术+管理+运营”三位一体的网络安全防御体系,全面提升防护能力。同时,全力保障一体化平台和“郑好办”APP稳定运行,确保办事大厅的网络安全,实现“全域可控、风险可视、处置可溯”,为“高效办成一件事”筑牢坚实的安全防线。
服务产业链
打造优化营商环境“新引擎”
城市综合实力的比拼,归根到底是营商环境的较量。在《2025新一线城市魅力排行榜》中,郑州位列全国新一线城市第9位,区域辐射力持续增强,政务服务塑造的竞争新优势“功不可没”。
深入实施优化营商环境“1358”战略,郑州以“一网通办、一次办成”政务服务改革为抓手,将高效能政务服务深度融入产业发展,积极赋能产业链的培育、壮大与升级,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创新动能加速释放。当前,郑州市本级服务事项全程网办率达到90.7%,网上可办“最多跑一次”事项占比达96%以上。高效便捷的服务有力支撑了市场活力,截至今年5月底,全市新设经营主体15.9万户,实有总量达216.1万户,市场主体活力持续迸发。
刀刃向内“清障”。郑州持续开展证明事项清理,坚决取消没有法律法规依据的证明,破除制度性障碍,615个事项实现“免证办”。
服务供给优化。线上线下融合,郑州为企业提供从开办、运营到注销的“全生命周期”服务包,涵盖商事登记、行政审批、法律咨询、金融支持、社会保障等关键环节。同时,深入开展“政务服务进企业、进园区”专项行动,累计上门服务381次,精准破解企业难题685个。
金水区河南正弘股份有限公司蓝堡湾三期部分地下空间用途变更审批,涉及部门多,时间跨度长,企业需要“走街串巷”式找各部门。针对这一典型问题,郑州市行政审批和政务信息管理局主要领导先后会同城建局、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住房保障局及金水区相关部门了解情况,召开跨部门、跨层级协调推进会,并两次进企业座谈,推动各项审批手续加速、顺利完成。
该局主要领导还带队走进二七区康师傅控股郑州顶益食品有限公司,上门送政策、送服务、解难题,针对企业反映的消防审核、工厂不动产登记等问题进行了现场沟通解答并做好跟进服务。一个月内,企业就拿到了不动产登记证。
区域特色凸显。郑州的不同区域也正在走出具有特色的实践之路。
郑州高新区以“金牌店小二”培育“小巨人”,为中小企业提供全方位、高标准服务,强力助推其向“专精特新”迈进。到今年第二季度,郑州高新区已培育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45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459家,总量均占河南省的1/10、郑州市的1/3左右,成为区域创新驱动的重要力量。2023年,郑州高新区“无事不扰、有事快办”助力专精特新中小微企业经验入选国务院办公厅“双十百千”工程典型案例。
郑州市惠济区成立三级“惠帮办”助企团队,推行“一帮到底”,为企业现场指导、解答疑惑;二七区开展“美好政务惠企行”活动,逐街逐店排查、收集、解决问题;中牟县整合设立企业服务专区,构建“四个一”服务体系,实行重大项目定向服务;郑州经开区创新设置全市首个以商事登记、项目建设为主的“一站式+个性化+全周期+全流程”企业服务中心,已累计服务企业500余家,帮助企业协调解决各类问题100多件,问题解决率、企业满意率均达100%……
郑州,正以政务服务之优,促营商环境之好,谋经济发展之进。
深化政务服务改革
“郑州实践”提供了生动“注脚”
“刀刃向内”的改革勇气,还体现在主动引入社会监督、构建开放式治理格局上。
自2022年来,巩义市创新选聘社会监督力量,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群团组织、企业代表、离退休干部、城乡居民代表、媒体工作人员、村(社区)代表等范围选聘了10名市级社会监督员和16名镇级社会监督员。同时健全问题处置机制,对监督员发现的问题,建立简单问题“当场改”、复杂问题“联席议”、疑难问题“上报督”的三级处置机制。实施以来,这支特殊的监督员队伍以“用户视角”开展沉浸式体验监督,化身政务服务“质检员”,累计发现并反馈流程烦琐、数据壁垒、服务态度、标准化建设、人员素养等5大类问题和建议共427项,整改完成率达100%。这种“开门搞改革、主动受监督”的机制,成为驱动政务服务持续优化的重要力量。
自2020年初,郑州以“一件事”为牵引,在全省率先启动“一网通办、一次办成”政务服务改革,六载耕耘,硕果累累,成功走出了一条高效便捷的政务服务“蝶变之路”,打造出一批叫响全国、领先全省的“郑州政务服务品牌”。
郑州政务服务从标准化筑基的“稳”,到数据赋能、智慧安全的“智”,再到“高效办成一件事”的“效”与“成”,走出了好办、易办的高质量转型之路,不仅锻造了中部崛起的政务服务标杆,更贡献了可复制、可推广的“郑州样本”。
大会启幕在即,中原大地迎八方来客。站在聚光灯下,郑州正在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政务服务新图景注入更加澎湃的“中原力量”。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