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务数据共享 打通为民服务“高速路”
7月25日下午,郑州召开的全国政务服务交流研讨会“强化政务数据共享,加快数字政府建设”分论坛召开。多地政务部门负责人及有关专家分享各自创新实践,描绘数字政府建设的生动图景。
数据是数字政府建设的核心要素,政务数据共享则是打破“数据壁垒”实现“高效办成一件事”、提升政务服务能力和水平的前提。商丘市行政审批和政务信息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李志峰介绍,商丘聚焦事项办理全流程,搭建数据直达平台,归集439家单位35.54亿条政务数据,调用国家、省级接口164个,开发市级接口198个,建强数据流转核心链条,实现政务数据按需高效共享。今年以来,全市政务服务系统为重点企业提供精准化定制服务1321次,解决企业诉求1368件,办结率和满意率均为100%。
政务数据共享还在产业实践方面发力,持续助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中国银联河南分公司总经理张翔说,河南银联持续深化政务合作,充分发挥平台优势,积极助力河南政务数字化转型。上半年河南银联承接各类政府消费项目32个,承接政府资金1.74亿元,核销1.52亿元,同时引入十个重点商户,促消费资金500万元。在政务APP合作方面,赋能“郑好办”,实现退役军人在全省12个市县免费乘坐公交、地铁,累计优惠1.3亿元,乘车人次和交易规模均居全国第一。
会上,发言嘉宾还分享了通过数据共享赋能数字化政府治理,让基层和群众切实体验到服务的便捷和温度。
内蒙古自治区政务服务与数据管理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张文辉介绍,内蒙古统一建设省级“一表通”系统,创新“一场景一张表”模式,将近2万张报表精减为124张标准化数据表,精简率99%,切实为基层减负;青海省数据局党组成员、副局长余应功说,青海省自主研发的义务教育入学系统,实现入学“零跑动、零材料、10秒网办”,尤其惠及地广人稀的牧区家庭,传递数字服务温度。
当前,各行各业正张开双臂拥抱人工智能大模型,政务服务领域也是如此。
北京市推进AI与政务服务融合,建设多样化应用场景,政务问答可用性超91%,意图识别准确率近95%;济南市通过智能客服、申报导引、辅助审批模块,实现高频事项回复准确率超90%,申报耗时缩短50%,审批效率提升70%;西安市积极推进“智慧审批”,实现322个事项全流程无人工干预审批。
从中原城市的“数据高效共享”到草原牧区的“一表通”,政务数据共享正以前所未有的力度重塑服务形态。当数据要素畅通流动,数字政府建设的“高速路”必将延伸至更多角落,让高效、精准、温暖的公共服务触手可及。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