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航空港区创新“一库一图一码”体系 打造项目审批定制化服务模式
郑州航空港区创新构建“一库一图一码”体系,推动审批服务从“被动受理”向“主动服务”转型,实现项目审批一次通过率提升至92%,办事材料压减60%,跑动次数下降60%,显著加快项目落地和企业投产进程。
一、构建“联合辅导知识库”,夯实精准服务基础
依托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系统,运用自然语言处理技术,集成“政策法规+办理要点+典型案例”知识库,变“企业找政策”为“政策找企业”。一是政策资源动态集成。动态集成立项用地、规划许可、施工许可、竣工验收等全链条111个核心政策文件,优化更新“桩基先行”“多测合一”等10余项审批制度。二是办理要点精准指引。深度梳理65项工程建设项目审批事项,形成涵盖申请材料、办理要点、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等关键要素的“申报辅导手册”,降低企业申报盲区。三是经典案例借鉴复用。通过典型案例提供可复用范本,如某大型工业项目借鉴“联合验收”案例,提前解决多部门标准衔接问题,验收周期缩短近30天。
二、定制“情景引导流程图”,绘制最优审批路径
聚焦不同类型项目需求,构建“标准化+个性化”流程图谱,实现审批路径“一图尽览”、申报材料“一键打包”。一是构建标准化通用流程。针对社会投资一般工业项目等11类高频项目,梳理立项、用地、规划、施工等7个共性审批环节,形成标准化通用流程。二是定制个性化专属流程。根据企业画像生成需求清单,通过跨部门联合研判,优化消防设计审查、人防配建等个性化事项路径,形成“一情形一流程、一事项一指南”定制化方案。三是打造情景服务包。企业勾选项目属性和特殊情形后,系统自动生成含流程图、事项清单及空表样表的“情景服务包”,实现辅导服务“一次到位”,今年以来,已提供定制化辅导超400次。
三、推广“项目专属服务码”,构建全周期服务闭环
整合全区372个重点项目、700余条全流程服务信息,推出“项目专属二维码”,实现“一码跟踪、一码共享、一码服务”。一是码上查进度。企业扫码可实时查看审批进度、待办事项及历史记录等信息。二是码上享数据。二维码与电子证照库、材料库联通,实现跨部门数据共享、材料免交和业务协同。三是码上优服务。企业可扫码反馈问题及建议,相关部门按照闭环机制快速响应,协同高效解决难点堵点,同时,聚焦企业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系统推进流程优化、服务创新、制度完善。今年以来,通过“项目专属二维码”响应并解决企业诉求153个。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