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市“三个聚焦”抓整治政务服务“面子工程”整改见成效
洛阳市深入整治政务服务领域“面子工程”,以资源集约、服务提效为核心,通过优化场所布局、盘活闲置资源、创新服务模式,推动政务服务从“重形式”向“重实效”转变,让政务服务既有“面子”更有“里子”,切实增强企业群众办事获得感。
一、聚焦资源整合,破解“分散浪费”难题
自2024年初开始,洛阳市持续在市级政务服务大厅全面推行综窗改革,打破部门“专人专窗”壁垒,逐步将部门窗口整合为综合窗口,共压减窗口71个、工作人员181名,腾出大厅面积4000余平方米。同时,进一步优化周六延时服务窗口布局,将分散在1至3楼各专业受理区的周六延时服务窗口集中调整至1至2楼。通过资源整合,大厅的功能布局更加合理,有效解决了资源分散浪费问题,每年运行成本大幅降低,但服务效能不降反升,实现“减面积不减服务”。
二、聚焦资源复用,杜绝“闲置浪费”现象
按照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将综窗改革后腾出的5楼部分窗口,改造为直播带岗专区,同步推动市人力资源市场入驻市级政务服务大厅,在2楼大厅公共区域设置企业招聘服务专区,形成“线下招聘+线上直播”联动模式。截至今年8月底,已开展各类专项招聘和直播带岗活动150余场,提供就业岗位8.51万个,帮助1.16万余群众与企业达成就业意向,将闲置空间转化为便民利企“新阵地”。
三、聚焦服务提效,摒弃“重表轻里”思维
在资源整合过程中,推动118名综窗人员全部持证上岗,并编制了《综合窗口运行规则》,规范综合服务流程;设立“办不成事”反映窗口,建立诉求闭环处理机制,兜牢线下办事底线,累计解决企业群众“急难愁盼”问题800余件。通过“物理整合+机制优化”,企业开办、社会保险等高频事项平均办理时间大幅压缩,服务质效显著提升,真正实现让市级政务服务大厅“空间瘦身、服务提质”。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